提要:城市综合体眼下受到热捧的程度,有时令人瞠目。济南温州商会会长夏三忠在投资县域综合体时也按此评估,“一个县城只有1个就可以了。” 夏三忠作为济南温州商会会长,早在2007年就谋划“6年若真建50个综合体” 的计划。
城市综合体眼下受到热捧的程度,有时令人瞠目。比如杭州 2008 年首提“建 100 个多功能城市综合体”的计划,今夏又抛“再建100个综合体” 的豪言。 人们不禁要问:一个城市到底应该有多少城市综合体?
一座城市需要多少综合体?
万达一位人士告诉记者,一般来说,购物中心是城市综合体的必备组成部分,不妨用它估算综合体的市场空间。在发达国家,中产阶层每人每年大概消费10 万人民币,这样1万人就是10个亿,而这 10个亿基本足够维持一个购物中心的运营。
他认为,在中国,虽然消费水平会低些,但一个中产阶层每人每年消费1万元还是可能的,这样的话 10万人即可支撑一个购物中心的存在。比如在济南,若考虑节约的消费习惯,就算 30 万人“ 养” 一个综合体,济南300 多万市区人口,存活 10 个购物中心没问题。这样看,济南现在的城市综合体还是太少,需要加大发展的步伐。
一个经常为地产界引用的说法是,城市人均 GDP 达到4000美元/年,就具备了发展城市综合体的初步条件,人均10000美元/年将进入城市综合体快速发展阶段。统计公报显示,2009 年,济南市人均 GDP 达到7373美元/年;有预测称到 2012 年,将接近或超过10000 美元/年。从这个角度看,3年后,济南将进入城市综合体快速发展阶段。
用人均商业面积来估算也是一种办法。“做城市商业布局规划时,按规定人均商业面积应控制在1-2 平方米(含社区商业)。 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蒋琛告诉记者。济南温州商会会长夏三忠在投资县域综合体时也按此评估,“一个县城只有1个就可以了。”
“单中心”变“多中心”的机会
“像泉城路这样的城市级商业中心,以济南的人口规模和城市地位,在济南应有8-9个。”记者了解到,济南正在对 2005 年版的济南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进行修编,承担此课题的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专家初步调研后如是说。
随着城市发展,“一城一心”的格局在很多城市已被打破。城市的商业中心正从单核向多核演变。尊地地产分析师以上海为例,商业中心已由单一的南京路向虹桥、淮海路、徐家汇、陆家嘴、人民广场等多中心转变。天津、哈尔滨、福州等市也正在发生这种演变。
“这一定是个趋势。很显然,在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今天,大家都去泉城路购物会很费时费力。多商圈、就近解决消费需求,甚至能在综合体的‘八分钟生活圈’内满足,显然更符合消费者需要。”一位业内人士分析。
据透露,正在进行的济南商业网点修编中,还发现了一些问题。比如济南商业网点空间布局不合理、人均商业面积不足、业态搭配不合理等,将在仔细调研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济南未来的商业空间,包括综合布局、梯次布局、产业布局、特色布局等。春节前很可能完成修编,向社会公布现状报告、网点投资指南等成果。
毫无疑问,在城市商业由“一心”走向“多心”的过程中,城市综合体正可以大有作为。
还有专家发现,很多二三线城市存在一家商业企业“一股独大”的现象,缺乏竞争,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比较落后,给新进入者提供了较大的生存空间。
服务业升级欲重整商业空间
空间形态影响服务业升级,这是夏三忠的一个理念。
“门头房是容不下净雅的。”他在考察县域投资环境时发现,现在山东省内不少县城仍在一味复制“ 底商+住宅”的模式,甚至仍然在宝贵的核心商圈盖门头房。“不仅本地商号无法壮大,外地品牌也进不来。比如统一银座选址至少需要500平米的店面,门头房他不会去的。大商业机构选址,好的地段和好的物业形态同样重要,门头房他不会去的。”
夏三忠作为济南温州商会会长,早在2007年就谋划“6年若真建50个综合体” 的计划。他认为,如果在核心商圈建一个商业综合体,就会提供个性化的商业空间。“假设一个本地商号愿意跟随温商的脚步向外扩张的话,我们6年若真建50 个综合体,它就有50家门店,如果一家年利润达到300万元的话,1.5亿元甚至可以甚至可以奔上市的路了。”
“再都盖成门头房,或者搞一条街两层皮,好好的核心商圈就瞎了。没有新的城市形象,没有新的商业功能,没有新的就业机会,这样的城市化是低水平的重复浪费。表面上城市旧貌换新颜,实际上城市商业原地踏步走,面子好看里子没变。县域大量的中高端消费需求被周边中心城市吸引,县城的三产就没法提升发展了。”他说。
“县城的商业空间需要革新。”夏三忠说,“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,给中小综合体在县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。温商现在还多在地级市的商业副中心或经济强县选址。在县城做城市综合体时,不会照搬大城市综合体的模式,有自己内在的商业逻辑。”